怎么樣區分容易翻譯混淆的日語詞匯
發布時間:2020-06-04 05:26:56
|
閱讀量:2020-06-04
我們大連信雅達翻譯有限公司作為大連翻譯市場上活躍的一員,在招聘翻譯的過程中,在同聲傳譯的會場,和同仁交流之間,發現有個問題已經成了行業通病,無論哪個翻譯談起來都頭疼。
簡單來說,是在日語翻譯的過程中,有一些常用的詞匯,但是恰恰n多個很相像,很容易混淆,書面翻譯時還好說,搞不準就查下,但是在口譯過程中,你必須脫口而出,不容你去考慮,稍一遲疑,恐怕扔掉了一大段對方的談話。 這類容易混淆的日語詞匯的特征: 整體相同,就是個別假名調換下位置,這一換位不要緊,整個意思就大相徑庭了,你出口瞬間,一旦搞錯,絕對會令對方摸不著頭腦,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像,但是對對方而言,這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詞匯。
舉例如下:
舉例如下: バルブ(valve)閥門 バブル(Bubble)泡沫經濟
ボルト(Bolt)螺栓 ボトル Bottle 洋酒
インフラInfrastructure 基礎設施 インフレ Inflation 通貨膨脹
大家可以看到,這幾對容易混淆的單詞具有共性:
特點1
都屬于日語中的外來語,并不是在此我們有意向那個方向引導,而是,外來語具有讓人搞混的先天基因。
特點2
都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因為日語的音符沒有英語那么多樣話,所以在音譯的過程中,多個英語音素在日語中變成了一個。所以形成了本不應該發生的混淆。
克服辦法:
1.回到其英語根源,對照式記憶。
2.反復誦讀,形成語感。
3.采用有助于你記憶的任何方法。
通過大連信雅達翻譯有限公司的解析,是否對您的單詞記憶有所幫助呢?請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