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翻譯中的主被動語態的切換
發布時間:2020-06-14 04:39:05
|
閱讀量:2020-06-14
實,翻譯過程中要因地制宜處理好的,又何止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那么簡單,即使在我們母語的表達過程中,也要根據前后文的銜接,來決定采用主動還是被動。寫作技巧或者說翻譯技巧的高低就是沒有絕對的主動語態或者被動語態,這就如一個倒裝句,或者說,根據句子的長短,避免頭重腳輕,適當的把主語后置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其實我們大連翻譯公司的朋友們,在實際翻譯過程都運用的得心應手。
所謂語態的轉換,是指翻譯過程中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互換。英語的被動語態使用很廣,大量的及物動詞可以用被動式,不少相當于及物動詞的短語也可以用被動式。漢語則不然,被動式使用較少,敘述行為時 多用主動式。因此,翻譯公司的譯者在英漢互譯過程中,能否正確處理好語態轉換問題尤為重 要。此次主要討論漢語被動句的英譯問題。
語被動句的英譯
一、有形式標記的被動式
漢語有形式標記(即含“被” “受”等詞)的被動句,一般表示較強的被動意義,著重于被動的動作。專業翻譯公司的譯者在此類句子應相應地譯成英語的被動句。
例1:去年他被選為市長。
譯文:He was elected mayor of the city last year.
例2:我國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
譯文:Our foreign policy is supported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分析:但必須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帶被動標記的句子都一定要譯成英語的被 動式,有時必須首先考慮所選的英語動詞的特點、習慣用法以及上下文關系等,然后再決定用什么語態。
二、沒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式
沒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在漢語中一般都有主語,也有動詞,但主語實際上是謂語動詞的動作承受者,而不是執行者,即動作執行者并未出現a這種句子在結 構上為主動句,而其含義實表被動。這一類型的被動句大量存在,大連翻譯公司的譯者在英譯時一般用被動語態來處理。
例1:這個問題正在討論?
譯文:The problem is now being discussed ?
例2:又一座立交橋將于今年年底通車。
譯文:Another flyover will have been opened to traffic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翻譯的過程是二次創作,高明的翻譯不能在譯文中留下外文的痕跡,沒有違和感。
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