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活動在經濟中的角色定位
發布時間:2020-07-16 04:44:52
|
閱讀量:2020-07-16
翻譯成為經濟市場活動的組成部分之一,大連翻譯公司試圖通過以下五部分的坍塌分析,得出翻譯在市場經營中的定位及發揮的作用。
第一部分
第1部分基于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近幾年翻譯行業交易額和就業情況的統計信息,對筆譯和口譯在經濟活動類型中的歸屬問題及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1.美國統計局將口筆譯服務劃分到“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業”一欄下,從以下三個角度對1997年和2003年美國翻譯行業進行了對比分析:
*翻譯公司:相比1997年,2003年4強翻譯公司收益占全行業24%,翻了一番;但雇員占比從14.7%降至13.9%;
*個體翻譯從業者:合法注冊的公司和未注冊的合伙譯員占比上升,但交易份額仍居小份;
*翻譯公司數量少但收益高;個體翻譯從業者中開始涌現越來越多的個體戶和合伙非工商戶。
2.英國分類的標準工業經濟活動( UKSIC)的經濟指標只把“秘書和翻譯活動”歸為“混雜的商業活動”一欄,不再對其進行細分。英國國家統計局2000-2005年的企業服務價格指數(CSPI)反映了筆譯和口譯服務成本與宏觀商業服務成本相比較緩慢的增幅,且口筆譯服務成本在所有商業服務成本中占比也較小。
3.對比法國統計局(INSEE)和德國統計局2003年的數據發現,法國的翻譯從業者比德國多,但兩國個體翻譯從業者占比同樣高。同時,德國統計局2004、2005年的季度報告還反映了翻譯從業者收益的同比增長和就業率的稍許下降。
4.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聯合商業情報和行業咨詢公司卡門森司(Common Sense Advisory)都對不同階段的世界翻譯市場進行了行情預測:市場份額和交易額逐年增長,其中,私營企業和個體譯者占絕大部分。此外,卡門森司(Common Sense Advisory)的報告也列出了世界20強翻譯公司,其中多家公司通過合并或并購提高了自身經濟實力。
第二部分
第2部分分析了加拿大、英國和德國的翻譯行業調查,并分別得出以下結論:
1.加拿大CTISC報告指出,用人單位認為大學學習理論性太強,過于關注學術翻譯和文學翻譯,商業翻譯覆蓋率低;應屆畢業生“文化視野狹隘、實訓經驗不足、工作獨立性差”,并不充分具備從事翻譯的條件;另外,加拿大國營部門的口筆譯服務占整個行業的35%以上。
2.英國口筆譯從業者研究項目發現,調查對象中90%的人從事翻譯工作,但其中只有半數兼任口譯和筆譯工作;與加拿大類似,翻譯課程設置只基于學生需求而非行業需要;不同之處在于英國國營部門的口筆譯服務只占全行業13%。此外,英國口筆譯協會一項關于薪資的研究表明,薪資與復語能力、語言方向及專業化水平相關。
3.德國北德翻譯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翻譯從業人員對于持續專業發展求而無門;隨著經驗的積累,譯者更多地傾向于直接服務客戶。
以上行業特定調查證實了第一部分對經濟表現數據的分析,即——翻譯從業者人數不斷增加,但行業趨于老齡化,40歲以上從業者居多,對應屆畢業生需求量大;翻譯從業者中個體翻譯從業者和小公司居多。
第三部分
第3部分首先介紹了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翻譯服務國際標準的制定意圖和內容:內容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為19個術語的定義,第二部分為譯員須具備的五種能力及獲取途徑,第三部分為客戶與翻譯服務提供者(TSP)之間的關系。
然后,列舉了標準草案和較終版EN15038:2006在用詞、定義、添加、刪改等方面的區別。
此后,指出了翻譯行業國際標準制定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其中,積極影響有:提高從業者生產力、競爭力和國際兼容性,減少行業貿易壁壘,提升行業透明度,增強消費者信心,降低服務成本,緩和翻譯公司和自由翻譯從業者之間的關系等;消極影響有:妨礙從業者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偏好的快速適應,阻止從業者創新,使一些公司面臨生存困境,翻譯質量欠缺等。
此外,對歐洲翻譯服務新標準的分析也為翻譯公司和自由翻譯工作者指明了發展前景。
第四部分
第4部分點明了翻譯市場分析與譯員培養工作的相關性,即翻譯市場分析可為譯員培養課程和教學大綱提供意見,指出“交際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兩種教學方法要合理搭配運用。本部分還從“翻譯作為商業活動”和“翻譯作為專業服務”兩個角度對譯員培養的預期學習成果進行了探討,構建了翻譯服務行業現狀與大學翻譯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化之間的聯系。
第五部分
第5部分為總結。重申了自由翻譯工作者在市場份額中的主導地位,跨國公司合并并購手段的增多,翻譯從業者趨于老齡化,應屆畢業生資質不足,翻譯行業發展前景良好但充滿競爭,各國經濟表現數據的異同,譯員培養課程、教學大綱、預期學習成果改革的重要性及手段。
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