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活動應遵循的業內準則一覽
發布時間:2021-02-08 01:55:09
|
閱讀量:2021-02-08
翻譯標準是翻譯活動必須遵循的準繩,是衡量譯文質量的尺度,也是翻譯工作者應該努力達到的目標。翻譯標準是翻譯理論的核心問題。但是,翻譯界對此一直眾說紛紜,還沒有完全一致的定論。
我國譯界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有:
一、1898年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中提出的“信、達、雅”標準;這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翻譯標準理論,為大家所熟知,我們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也因此得名。
二、1935年魯迅在《題未定草》中提出“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豐姿”;
三、1951年傅雷在《高老頭·重譯本序》中提出的“神似”說——“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四、1964年錢鐘書在《林紓的翻譯》一文中提出“化境”說。在國外的譯論中,引證得最多的是等值標準和等效標準。等值標準不但要求譯文與原文思想內容等值,而且要求語言形式上的等值。等效標準所追求的目標是;譯文讀者能和原文讀者同樣順利地獲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原文精神、具體事實、意境風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