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度迷信翻譯-那只是個傳說
發布時間:2020-06-30 02:05:08
|
閱讀量:2020-06-30
在和外國人談生意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將訂單的成敗寄托到了翻譯身上,但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成了翻譯人員無法承受之重。有些時候,越想盡善盡美,反而受其掣肘,翻譯也符合這一原理。
一.各個行業的細分化,帶來了翻譯人員的分流,翻譯很難成為某個細小領域的行家,特別是業務流程,生產工藝方面,只有親自參與管理、生產的人才能真正描述實際的術語、工藝流程等,通過技術語言獲得良好的溝通。
二.大學培養的翻譯,是總體上的語言通譯,線條比較粗,而現實要求是越細越好,這個矛盾的調和,急需要時間的打磨更需要個人的積累,翻譯人員不是電腦,人腦有其局限性。
三.不要迷信國外留學人員,因為很多高中畢業到國外的游學者,基礎知識不過關,缺乏基本的語言素養,問個路之類的口語確實很好,但是,行業知識匱乏可憐,更不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實力上無法和國內正規大學培養的翻譯人才相比。
四.翻譯市場,人才良莠不齊,很難找到優秀的翻譯,與其將希望寄托在不懂業務的翻譯身上,不如帶一個熟悉工藝流程的管理人員,直接和外國客商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助書寫、實物、身體語言等加以交流,當然,如果公司內有專門生產翻譯,即使水平稍差一些,也勝過高價找來的不懂業務 的翻譯,起碼可以避免雞對鴨講的尷尬局面。
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遇到過很多客戶的反饋,比如翻譯的術語還沒有他一個不懂外語的門外漢多,翻譯人員根本聽不懂等等,這些問題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都能從以上的歸納中找到影子。翻譯不是萬n的,除了以上的原因外,雇主還應盡量提前向其交代技術背景、談話主題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同時在翻譯過程中,應盡量采用淺顯、通俗的談話方式,避免設置人為交流障礙等。